序言
疫病大流行改變了人們對地方的概念,及其與身體的關聯。數碼空間某程度上拒絕了完整的身體演示,出現在鏡頭前的往往只有上半身。大流行亦改變了我們在常規課室中彼此互動的方式,激發我們對探究身體如何適應這「非常」環境產生興趣。本練習探討身體與實體/虛擬空間的共生與相悖,及其對學生的心理和觀測結果的影響。
教育工作者可利用下列的熱身練習和創意課題,鼓勵學生運用視覺想像和理解何謂「不尋常」。
熱身練習
練習一
教育工作者可安排一個討論環節,並一併展示下列兩項參考資料,鼓勵學生集思廣益:
- Leonora Carrington,《And Then We Saw the Daughter of the Minotaur》,1953年
- 電影《逃出魔幻紀》的預告片,1995年
在環節中提出下列問題:
- 畫中出現什麼情況?
- 你為何有此想法?
- 從畫中你還看到什麼?那可能是甚麼?
- 畫作和預告片給你什麼感覺?為什麼?
- 你如何形容畫作及預告片呈現的空間?它們看來真實嗎?你是否覺得有奇怪或超現實之處?為什麼?
練習二
要求學生朝就近的窗口外望,並發問下列問題:
- 你在窗外看到什麼?
- 回想你在練習一時觀測兩項參考資料的結果,以及畫作和預告片中呈現的超現實空間。如你只可以改變一件事物而使窗外的空間變得超現實,你會改變什麼?
學生可利用繪畫呈現這個超現實空間或地景。
創意課題
供事先思考的問題
教育工作者可在主持此課堂的一天前先思考下列問題。課堂開始時,教育工作者可向學生提出相同的問題,並讓他們聆聽彼此的答案。如每組學生人數超過十人,可讓他們以一天時間先行思考問題,亦可以紙張作答。
- 在封城或停課期間,你注意到周遭環境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嗎?這經驗如何影響你與所居住的地方的關係?
- 在線上及實體課室上課的經驗有什麼不同之處?
- 你對數碼教室有什麼喜歡或不喜歡的地方?就現行的在線學習安排,請列出三項你想更改的事情。
課題一
學習目的
- 引導學生關注周遭環境,鼓勵他們想像無法觸及的空間
- 向學生介紹超現實風格及技法,並將之應用於繪圖中
- 增進學生對我們與居住地方之間的關係的了解
開展練習
細心觀察身處的房間,留意物件/事物的擺放位置和細節。思考你與這個空間的關係。
想像一個你希望在疫情過後造訪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個你從未見過的地方。
你能想像兩個地方 (你現在身處及你想像的地方)重疊嗎?你會如何以視覺媒介將它再現?你能想出多少個再現的方法?
以下是教育工作者可向學生提示的手法:
在A3紙上以單線繪畫出身處的房間(包括擺放在房間內的物件)。然後任意擦掉部分繪圖(形狀無特定要求,但面積最少為3x3吋),並在該個空白的空間中畫上你想像的地方。
練習完成後的討論環節
- 這幅繪圖有否令你自覺可以同時身處多個地方?它如何令你有這想法?如答案為否定,你認為原因何在?
- 你是否希望繪圖成真?為什麼/有何不可?
- 回想你在線學習的經驗,40分鐘的一節數碼課堂如何改變你身處的空間?是你身處的整個空間變成課室?還是僅一個角落成為了課室?
學習結果
完成練習後,學生應可在概念上將周遭環境與他們的想像連繫。是次練習可引導學生注意周遭環境及事物的細節,並鼓勵他們將實驗性手法應用於繪畫上。
參考作品:
- Random International,《Rain Room》, 2012年
- 文森·威廉·梵高,《The Bedroom》,1888年
課題二
學習目的
- 引導學生了解實體和數碼空間的共存
- 學習與圖像學及視覺藝術語言相關的技巧
開展練習
觀察你於在線學習時使用的數碼軟件(Zoom、Google Meet等)的介面設計,在屏幕上找尋不同的圖標、欄目名稱和工具。想想你在線學習時如何及何時使用這些工具(影片開關、分享畫面、靜音、聊天室等)。
如果這些工具及圖標化作真實的裝置,它們將如何改變實體空間?假如虛擬和實體空間融合成一體,情況會如何?你如何以藝術作品再現這兩個空間的融通?
於在線學習時留意屏幕上顯示的空間分割模式,並利用單線在紙張上描繪出類同的空間分割。回想你的離線體驗。若將這些情景移植到在線學習模式中,你會如何處置它們/將它們放置在哪個地方?譬如,你可能想將某些事物設定為靜音;又或想分享某些回憶。利用適當的圖標或欄目將它們速寫或繪畫出來。
附註:應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媒介及素材創作圖標和欄目。可指導他們在設定構圖時參考其數碼介面的整體或局部的佈局。
練習完成後的討論環節
- 網上軟件的工具當中,有哪種你希望能在現實生活中擁有?為什麼?
- 你的繪圖或畫作讓你想到什麼?你如何將之連繫到某些議題(社會、環境、政治等)?
- 相比起離線的世界,在線空間如何過濾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你覺得它跟離線的互動交流有何分別?
- 在線互動時使用特定的工具有否讓你更暢所欲言?為什麼?
參考作品:
課題三
學習目的
- 引導學生了解在現有的科技領域中,自我及多重身份的概念
- 在創作肖像的過程中學習演示技巧
開展練習
教育工作者可利用以下問題與學生開展討論:
- 你在不同的地方均表現出同樣的個性和行為?
- 你認為不同的地方和人物如何能觸發多重身份的產生?
- 在鏡頭前現身的感覺如何?你是否因而產生警覺或自信?
- 相比起上學的日子,在線學習時你察覺到同學的行為有什麼改變?
- 如要分辨你在實體和虛擬世界中對自我的不同理解,你會怎麼做?
討論過後,指示學生逐步進行下列的活動:
利用Zoom、Google Meet或其他熟悉的軟件開展網上會議,並啟動攝影鏡頭。不要讓其他人等參與會議。留意自己的即時感覺及你身邊所見的事物。觀察自己最少十分鐘,然後創作自畫像(建議使用乾媒介繪畫肖像)。將你認為在屏幕上能看到的其他東西製成肖像的背景。
翌日,坐在鏡子前繪畫另一幅自畫像;作畫時利用相同的手法觀察自己和環境。展示畫作時,將兩幅自畫像合併成一幅作品。
練習完成後的討論環節
- 在鏡子前和電腦屏幕上觀看自己有何不同?當網上會議沒有其他人參與時,你有獨處的感覺嗎?為什麼?
- 比較兩次作畫經驗,哪種情況需時較長?
- 你認為兩幅自畫像有何相異之處?哪一幅展露更多情緒?為什麼?
- 如將背景隱藏,你認為這些肖像畫仍會傳達相同的感覺嗎?為什麼?
參考作品:
- 白南準,《TV Budha》,1974/2002年
- 芙烈達·卡蘿,《The Two Fridas》,1939年
關於藝術家
Murli Dhar(Murlosky)生於1992年,於拉賈斯坦邦的岡格阿納加爾長大,現工作和居於班加羅爾。他擁有Shiv Nadar University頒發的藝術碩士學位,以及於Jaipur的Rajasthan School of Art頒發的視覺藝術學士學位。他曾參與不同項目,作品亦在多個場合展出,包括《What About Art in Mumbai》(2019年)、於德里Artist Unite演出的 《Two Degree》(2018年)、北方邦大諾伊達的公開項目 《The breath after crossing the yellow line》(2017年)、於諾伊達基蘭納達爾美術館舉辦的Shiv Nadar University碩士畢業展、新德里電視台於Mojarto舉辦的網上展覽和廣播(2017年)以及Kochi-Muziris雙年展的學生雙年展(2016年)。他並在2017年獲頒新德里印度當代藝術中心新興藝術家獎的榮譽獎。
Murlosky運用有形材料、現成物、影像、相片、文字和地方,去製作與特定場地相扣連的裝置作品,隨時間推移,衍生出連串含混的物事。他的實踐探究行為藝術的創造過程與場地之間所產生的關係。這種演示體現於一系列精心安排的過程,如同降水、滲漏、蒸發、滴水以至滿溢,在場地與其表面以下之間創造一種明顯的張力。
此藝術家練習源自2020年亞洲藝術文獻庫與印度當代藝術基金會合辦的「教學實驗室|新學習範式:教育工作坊」。Murlosky為工作坊參與者之一。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及C. K. and Kay Ho Foundation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