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練習

在家學習 | 廢物不廢

目的
背景
練習
學生習作範例:
文獻紀錄
補充資料
藝術家簡介

目的

 

  • 觀察我們的生活習慣取態,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正念(mindfulness)
  • 質疑什麼可以丟棄,爲何可以丟棄
  • 鼓勵改變廢物管理行爲
  • 養成升級再造(upcycling)的模式

 

背景

 

塑膠和其他無法生物降解的廢物堆積如山,已成為當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隱患。全球可供廢物堆填的土地日趨緊絀,而不當的廢物處理方式,更導致土壤積聚有毒物質、海水污染及其他長期的環境侵害。作為消費者,我們總是漠視個人帶來的影響。全球大型商業機構和各國政府固然要就環境問題承擔巨大的責任,我們亦應承認個人力量有限,但我們同時需要正視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帶來正面改變的能力。畢竟,每個人一生之中平均製造近一百公噸的廢物(見www.streetroots.org)。

我們必須以批判的角度分析我們的行為及其對地球的長遠影響。要建設更美好的明天,今天就必須改變思維模式。例如,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令即棄物料因衛生理由而用量大增;我們應研發同樣廉宜的替代物料,以廣泛地取代塑膠。這種思維模式上的轉變可透過與學生對話而加以啟發。以下問題有助鋪陳論點:

  • 被我們丟棄的東西有何下場?
  • 廢物和塑膠為何構成問題?
  • 我們生產的廢物如何影響地球?
  • 什麼是回收再造和升級再造(upcycling)?
  •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它有何重要性?
  • 我們在家可透過什麼活動令日常生活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如堆肥)?
  • 是否只有物件或物料是「可丟棄」的?在這次疫情中,除廢棄物料外,還有哪些人或社群被視為可「放棄」的?
  • 廢物處理涉及哪些職業?
  • 公共政策如何主導公眾處置廢物的行為?

 

練習

步驟1:我的夢想

邀請學生利用素描或文字講述他們的夢想。以下問題有助引導學生:

  • 從細微的層面著手,先問自己有什麼興趣。你餘暇時喜歡做什麼?你愛看或閱讀什麼?
  • 你愛好什麼?
  • 將來你想從事什麼?

接著,邀請他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廢物(如卡紙、紙張、膠樽及襪子等)創作自畫像或人偶,並讓他們回答下列或其他相關問題:

  • 你跟你的自畫像/人偶有何相似之處?
  • 你覺得這自畫像/人偶如何能呈現你的形象?
  • 它呈現的是你目前的形象?還是你想像中的未來形象?

這一系列YouTube短片觸及以上部分問題,但建議教師讓學生自行製造人偶。

 

步驟2:我所接觸的世界

指導學生觀察他們的生活環境(家居、社區、學校、遊樂場等),分辨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愛護或損害環境的行為。以下列表有助學生完成這練習:

將學生分成二人一組,邀請他們就社區內一個他們擔憂的環境問題進行分組討論。相關問題可以與他們在上述練習中發現有損環境的日常生活習慣有關。

指導學生就如何協助社區解決他們發現的環境問題集思廣益。利用這份習題紙所提供的思考工具進行強弱危機(SWOT)分析,協助學生找出他們最切身的問題。

圖片:Nikita帶領學生進行的SWOT分析一例。由 Nikita Teresa Sarkar提供。
圖片:Nikita帶領學生進行的SWOT分析一例。由 Nikita Teresa Sarkar提供。

 

步驟3:坐言起行

這個環節旨在鼓勵學生進一步觀察身邊的環境,繼而了解我們在推己及人、促進改變方面所起的作用。在推動任何改變之前,我們必先了解我們想締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並分辨出現有的做法到底是協助還是阻礙我們實現對理想世界的想像。進行練習前,可帶領學生觀看《The Story of Change》短片。

要鼓勵學生坐言起行,老師須個別指導他們思考步驟1中描述的夢想如何能透過行動達成。

與學生討論下列問題:

  • 細想你生活的環境,列舉你希望出現的改變。
  • 日常中有什麼創新的小事物能改善環境?
  • 我們如何將熱誠轉化為實質的改變? 

 

學生習作例子:

在帶領喀什米爾邦普爾瓦馬Dolphin International School的學生進行創作時,他們想在學校操場的牆身上,以磚瓦碎片和其他在校園收集到的廢物拼貼成學校的名字。

圖片:Dolphin International School的學生在校園操場的牆身上創作學校名字的拼貼畫。由 Nikita Teresa Sarkar提供。
圖片:Dolphin International School的學生在校園操場的牆身上創作學校名字的拼貼畫。由 Nikita Teresa Sarkar提供。

 

步驟4:實「現」夢想

此環節引領學生創作實體的成品。先指示他們觀看《The Story of Solutions》短片。

接著,邀請學生透過下列參考資料,探討如何賦予廢物新的用途,並將之製成新的製品:

指示學生執拾家中廚櫃或書桌,將撿拾到的廢物逐一記錄於清單中,以挑選創作用的素材。引導他們就每件列作廢物的物件回答下列問題:

  • 為什麼將它視為廢物?
  • 什麼因素令物件被歸類為「可丟棄」?
  • 它可以重用或另覓用途嗎?
  • 它在其他人手上是否有用?擁有「廢物」是否一種特權?
  • 這件廢物最後會如何被處置?它對環境帶來什麼影響?(有機/非有機/可堆肥/可回收再造/堆填/流入海洋)

接著,帶領學生進行以下活動:

  • 利用上述參考資料所帶出的概念,重新檢視你撿拾到的廢物。
  • 為原擬丟棄的物料另覓用途,想像一件可以之製成的製品,並以繪圖呈現你的構想。
  • 以你於步驟2中訂定為迫切的環境問題作為切入點,選出成效最高的製品。同學應挑選能應對相關環境問題的再造製品。

老師亦可鼓勵學生回想於步驟1描述的夢想,並將他們的興趣融入這習作中。

老師可向低年級的學生提供更多指引,亦可將習作的規模縮減。例如:老師可引導他們找出一個想向其表示感激的家人,並利用家中撿拾到的物料製成禮物,贈予該位家庭成員。相關的禮物應為送禮對象認為有用的製品。下列問題有助學生勾勒構想:

  • 你為什麼向這位家庭成員道謝?
  • 他們做了什麼教你心存感激?
  • 你能送給他們什麼在日常生活中大派用場的製品?

禮物可以是純粹表達謝意的作品,例如以鉛筆碎拼貼而成的心意卡,或以廢棄的蠟倒模製成的蠟燭。

 

 

學生習作範例:

 

例子1

一位就讀於Dolphin International School的學生喜歡研究電器的運作原理。她利用廢物設計了一盞枱燈,並在父母的協助下自行安裝電路。

 

例子2

在這個例子中,參與的學生以「戴口罩」作為防止新冠病毒擴散的可行方法。

可是,在大流行初期,外科口罩在印度的供應非常緊張,需要優先供給醫生和前線工作人員。當時我在孟加拉農村的一間中學工作,當地人普遍沒有戴口罩及實行其他防疫措施的意識。在這情況下,我跟同校老師合作,讓他們教導高年級的學生在家以舊布料縫製口罩,再將之分發給村民,並附上小傳單,教授預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學生亦創作了一齣短劇,在市內的公共廣場公演,提醒公眾關注疫情。此外,為應對消毒用品供應緊張,學校亦與當地的婦女團體合作,讓婦女在家生產肥皂和消毒劑。同類習作可參考新型冠狀病毒網上資訊提供的指引。

學生的熱心參與及他們構思的創新方案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作為協作者的作用是鼓勵他們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思考,並協助他們將意念付諸實行。 

 

文獻紀錄

 

記錄整個創作過程是這個習作的重要一環,亦可鼓勵學生反思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你可按以下程序與學生編撰紀錄:

  • 以任何你喜愛的形式(包括詩歌、故事、繪圖、海報、照片、塗鴉等)記下任何協助你思考如何改善周圍環境的意念或事物。
  • 將你的意念彙集成日誌,並於線上公開與你的朋友分享。
  • 為每個創作步驟拍照存檔,並製成GIF動畫短片,隨日誌於線上發佈。

 

補充資料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Greta Thunberg發表的演說可啟發學生思考。

 

 

藝術家簡介

 

Nikita Teresa Sarkar畢業於印度新德里國立戲劇學院舞台設計及指導系,現為跨界創作人和策展人,觸及的課題主要為性別、特權和可持續發展,透過自身的藝術作品觸發進一步的討論。她與不同的社群合作,利用藝術介入社會和環境議題。

Nikita Teresa Sarkar研習包爾派(Baul)詩歌傳統及苦提亞坦(Kudiyattam)戲劇,並透過這兩個傳統藝術形式的美學主張,探討現代性在藝術上的意義,以及觀眾與表演者的互動關係。她亦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教授可持續發展及設計思維的課程。Sarkar曾連續兩年獲得文化部表演藝術研究獎助學金,現為Anant University of Design的藝術系研究員。她是P(art)icle Collective的創始成員,亦為Tantidhatri Festival的技術總監,以及SICCA(Sustainable Indigenous Centre for Collaborative Arts)的創辦人。

 上載日期:2021年2月24日

此藝術家練習源自2020年亞洲藝術文獻庫與印度當代藝術基金會合辦的「教學實驗室|新學習範式:教育工作坊」。Nikita Teresa Sarkar為工作坊參與者之一。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及C. K. and Kay Ho Foundation贊助。

相關內容

Educator Workshop_homelist
新學習範式:教育工作坊
活動 | 教學實驗室

新學習範式:教育工作坊

2020年8月6、7、8、10及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