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夏碧泉檔案」蘊藏已故香港藝術家夏碧泉在其土瓜灣工作室內遺留下的海量文獻與材料。除了他廣為人知的雕塑與版畫作品外,檔案還包括創作原材料、現成物、展覽檔案、雜誌書刊、攝影相辦與底片、書信手稿,以及拼貼書本與手工書。讀者可以藉著閱讀部分已數碼化的檔案,了解二十世紀60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香港藝術界的面貌、不同藝術類型的資料、東南亞和歐洲各地的流行文化等等,循著夏氏生活的時代痕跡,窺探他的日常生活、創作思路和內心世界。
本地錄像藝術家林穎詩在2020年初到訪亞洲藝術文獻庫當時位於火炭的夏碧泉檔案工作室,從夏氏的影像出發,以「觀察」和「記錄」為關鍵詞,展開在檔案庫中的探索旅程。林氏於2021年受委約創作錄像裝置作品《思考工作室》(2020),於展覽《咫尺之內,開始之前:隨意門及其他足跡》展出,以回應夏碧泉的創作實踐。
文獻庫讓每個人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細閱、介入及詮釋各種熟悉、陌生或尚待被發掘的事物,建立它們與自己的聯繫,從而衍生新的知識和想像。
目標及對象:
此系列練習為有興趣開展個人創作的學員而設。
透過此系列的練習,學員可以藉文獻庫的資料及夏碧泉的創作實踐,啟發他們以影像媒介重新觀察日常生活,發現更多有趣、獨特的新想像。此外,練習讓也學員認識藝術家如何介入夏碧泉文獻庫,在其海量的材料中找到與其個人的連結,藉以啟發創作。
詞彙定義及教學概念:
- 「日常生活」或許總是給我們一種「每日如是」、普通和沉悶的感覺。它通常指涉一些週期性和在熟悉的地方發生的事件。我們的日常生活往往由歷史、社會發展、權力和政治等因素塑造及影響而成。在現今令人繃緊的生活狀態下,我們如何重整對生活的觸覺和感動?
- 「創意」是什麼?許多人認為創意是一種思考出新事物的能力。 事實上,未必人人都像發明家,能夠打破界限、創造出其他人從未想過的東西。創意是由自身出發,探索新的地方,做從沒做過的事,而得出的感受與發現。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事物,嘗試以另一個角度去看「每日如是」的生活。
- 留意日常生活,除了幫助認識自我及喜好外,也令我們關心身邊的事物,探索自身的定位及與世界的關係。創作是自我剖白的過程,就讓我們開展這趟有趣的旅程吧!
熱身練習「亂中有序—你的分類帽」
面對海量的資料時,你可以先篩選感興趣及與自身相關的材料,開展探索與研究。就讓我們從「影像」開始,探索自己的喜好;不妨邀請兩三個好友來參與這項練習。
建議活動時間:15分鐘
建議形式:小組分享
活動材料:
指引:
- 先花3至5分鐘閱讀相辦,然後剪下5格能引起你注意的相片。
- 在便條紙上憑直覺寫下你對影像的關鍵詞(#hashtag)。
- 完成後,將相片和便條紙並列展示,然後互相分享。
練習後的討論問題:
- 這5格相片為何引起你的注意?
- 你根據什麼準則挑選它們?它們令你聯想起什麼關鍵詞?
- 你和其他參加者有否選擇相同的影像?你們對這些影像分別有什麼印象?
- 你和其他參加者有否寫下相同的關鍵詞?你們分別選擇了什麼影像?
- 在閱讀及整理影像時,參加者大多根據構圖的相似性,如物件的形狀、數量及排列來進行分類。有些人則注意影像的氣氛,如畫面裡的光暗所營造的感覺。有人分析相片內的人物、物件及發生的事件,引發他們分享相似的經歷與故事。亦有些人以當下時事的角度去閱讀影像。
小總結:
- 即使閱讀同一個影像, 每人對它的解讀都會受自身的經驗和閱歷影響,各有不同的觀點。
- 相信自己的眼光,看事物的感受沒有對錯。
藝術家例子—分享創作《思考工作室》(2020)的歷程
我因為經常接觸影像的緣故,起初進入夏碧泉檔案的文獻庫時,首先閱讀他的大量攝影相辦。每張相辦開首均以拍攝該卷菲林之目的或主題而命名,例如是參觀某展覽、或到某地點遊玩等。吸引我注意的,是藏在菲林卷頭、卷尾,或夾在地點與地點,活動與活動之間的靜物與風景。
閱讀這些照片時,我彷彿走進夏碧泉的日常生活:出發看展覽前,在工作室內先把菲林放進相機,拍下盆栽、自己的眼鏡、天台上的草龜。接著出門,與好友相聚看展;或走在土瓜灣的街道上,被路面的標誌、欄杆的影子吸引而駐足拍攝;或以海心公園的植物和魚尾石作為攝影練習的對象。夏氏更會在沖曬好的相片背後,為它們起名字,注入生命力和想像。
夏碧泉創作的影像,讓我感受到他細膩、敏銳的觀察觸覺及對攝影的熱情。在翻閱他的文字手稿時,我抽取了對應這些影像的關鍵詞,作為建構作品的主線。
練習(一)影像拼貼:「相同中的不同」
你可曾想過自己也是個收藏家?平日我們習慣使用手機記下不同的資訊。手機的相簿就像你的「個人檔案庫」,蘊藏著從未與人分享的私密回憶和感受或已被遺忘的事物。你也可以圍繞某個主題,在相簿內找尋與這主題相關的影像,來開展你的個人創作。
建議活動時間:15分鐘
建議形式:小組分享
活動材料:
- 手機圖庫(將手機螢幕設置為永不休眠狀態)
- 筆
- 便條紙
指引(一):
- 從手機圖庫中找出任何一張包含「天空」的風景相片。
- 在便條紙上寫下一樣有關此相片的描述,例如:何時拍攝?在哪裡拍攝?為何拍攝?拍攝時與誰在一起?
- 完成後,將手機相片和便條紙並列展示。
- 大家可以根據天空的顏色來排列相片,並與朋友一起分享同一片「天空」下的不同故事。
指引(二):
- 從手機相簿內,找出任何一張在你的生活中與「香港」有關的相片。
- 在便條紙上照樣寫上對此相片的描述。
- 完成後,將手機相片和便條紙並列展示。
練習後的討論問題:
- 在拍攝包含「天空」相片時,是什麼令你有按下快門的衝動?影像如何記錄當刻的感受?
- 相簿內一些隨意拍下、看似沒有意義的相片,如何記錄你的日常習慣?
- 你有刻意透過攝影記錄一些事物嗎?它們為何吸引你的注意?
小總結:
創作靈感多來自日常的觀察。你可以通過手機圖庫的分類搜尋功能,來識別場景、物件和地點類型——讓我們看看自己的口袋裡收藏了什麼?
練習(二)「隨意門—你的記錄與發現」
建議活動時間:20分鐘 建議形式:個人練習 活動材料:
- 手機
- 網上平台 Padlet(用作上傳及分享相片)
指引:
- 夏碧泉曾經在訪問中說過:「我從來沒有絲毫的意圖去成為一位攝影師。但瞬息之間,相機作為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表達工具,為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突然,我發現在街道上、郊野裡、沙灘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他們似乎在召喚我給他們拍照……無論走到哪裡,我都變得像一個清潔工般,用鏡頭收集我所遇見的事物……當然,我希望把所有我看見的東西都帶回家。但把它們拍下來然後繼續前進,是要輕鬆得多的。」
- 攝影是夏碧泉用來記錄、收藏及保存事物的工具,在生活裡找尋創作靈感。請你也用鏡頭收集你對周邊的觀察——你會拍攝怎樣的景色或把什麼東西帶回家?
- 請在住所附近拍攝三張相片紀錄(美麗的/有趣的/具歷史意義的/留給未來的)
- 不妨為這些相片逐一命名
練習後的討論問題:
- 為什麼你想保存這些事物?它令你聯想到什麼?
- 文字如何幫助觀者詮釋影像?
- 除了攝影之外,你有什麼收藏的習慣?
藝術家例子 – 夏碧泉的攝影作品及林穎詩的錄像作品
I. 夏碧泉的攝影作品
閱讀《夏碧泉:攝影中之雕塑》(Photographs Thinking of Sculpture: Ha Bik-Chuen),參考夏氏如何以攝影媒介「收集」身邊的事物。他為這些景物起了什麼名字?
小總結: 善用手機這個輕便的工具,主動記錄身邊吸引你注意的事物,建立你的靈感素材庫。
II. 林穎詩錄像作品
我以錄像為主要創作媒介,創作大多源自日常生活的觀察。簡單而言,就像是從每天看風景的經驗中,察覺一些與別不同、引人深思的景象。《「回來時請把燈亮著。」》(“Turn on the light when you are back.”) (2017-18)是我在兩年間拍攝一系列間歇性失靈街燈的錄像作品。我把街燈的熄滅指涉離開;重燃解作回來,讓觀眾實時經歷等待它們回來的過程。同樣,在作品《「你好,再會。」》("Hello, goodbye.")(2018) 中,我記錄並串連了列車在隧道裡相遇的畫面,以兩輛向著相同方向行駛中的列車為主角,用它們的出現、消失、漸近和漸遠來隱喻成一段關係,邀請觀眾站在自身的車廂內,凝視窗外並經歷同樣的路途。期望創造一個處境,讓觀眾獲得觀看的體驗,與鏡頭捕捉之物進行對話,並從中產生新的意義。
練習三:「隨意門—你的房間」
每個人都有收藏自己喜歡東西的習慣。你會如何佈置自己的書桌或房間?假若朋友來訪,你會向他們展示什麼東西?讓我們參照夏碧泉的手工書刊,從雜誌、報紙中以剪貼方式收藏物件,裝飾自己的房間吧!
建議活動時間:30分鐘
建議形式:個人創作
活動材料:
- 室內設計雜誌
- 報紙
- 剪刀
- 漿糊
指引:
- 在室內設計雜誌中,選擇你喜歡的一頁作為背景。
- 在家中閱讀的雜誌及報紙上,剪下你想收集的物件圖像。
- 按你的喜好,將收集好的物件圖像,編排在背景頁的構圖上。
- 你可以剪下相應文字,為你的房間定下主題。
練習後的討論問題:
- 你的拼貼作品想傳達什麼信息或感覺?
- 你從什麼媒體收集這些文字和圖片?
- 你的選擇如何反映個人喜好、品味,甚至價值?
小總結:
《What Adults Don’t Know About Art: Inspiring young minds to love and enjoy art》這本書解釋了藝術如何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其中一個例子是通過裝飾臥室成為藝術專家。同時,創作藝術也像一個工具,讓我們欣賞身邊的事物,提醒我們重要的事情和價值,或享受它伴隨而來的愉悅、悲傷和平靜。
給老師的話:
- 希望練習能幫助老師認識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和喜好,藉以發掘他們關注的事物。特別適用於開展個人創作的中四學生。
- 老師可以善用網上平台(例如Padlet)讓學生彼此分享個人相簿內的照片,或在家附近拍攝的相片。
- 在家學習下,學生可以善用家中材料進行練習,互相展示他們的個人收藏。
關於藝術家
林穎詩是香港錄像藝術家。於 2015 年獲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學士學位。現任職博物館教育工作。參與展覽及項目包括:《我們的錄像宣言2:記述的衝動》 (據點.句點, 香港, 2021 年), 「咫尺之內,開始之前:隨意門及其他足跡」 (大館當代美術館, 香港, 2021年), 「視線,之間」 (香港藝術中心, 香港, 2019 年 及 41 Ross, 三藩市, 2017 年), 「Wonder Foto Day」 (松山文創園區, 台北, 2019 年), 「The Aerial Actor」 (Art Omi, 紐約, 2018 年), 「DREAM Video 100」(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上海, 2018 年),「靜觀默察」(安全口畫廊, 香港, 2018 年), 「甸甸的輕」(Affordable Art Fair, 香港, 2018年),「from here to there」 (Kunstquartier Bethanien, 柏林, 2016 年)。
林氏的影像敘事組合不同的景象和情況而成,材料多出自偶然的遭遇,但也包括預想和操縱的介入。她認為造像是創造一個處境,讓觀眾獲得觀看的體驗,與鏡頭捕捉之物進行對話,並從中產生新的意義。林氏將目光投向城市中的風景,把日常觀察轉化成錄像,而這些錄像往往表現出觀看行為的洞察力和反思。
上載日期:2022年3月22日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及C. K. and Kay Ho Foundation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