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老師:謝小華(賽馬會體藝中學)
參與學生:中三及中四學生 (14至15歲學生)
賽馬會體藝中學視藝科老師謝小華在參加亞洲藝術文獻庫的教師活動夏碧泉檔案的創意探索後,和文獻庫教學及參與團隊進行了為期一學年的課程合作。
在這個教案中,謝小華將闡述她的教學方針, 並分享如何利用文獻庫資源進行創意探究。她亦會以檔案庫館藏為出發點,展示學生如何與看似晦澀難懂的資料互動、產生共鳴和聯想,從而受啟發從多元角度創作。
教學方案
目標
- 探索閱讀或瀏覽亞洲藝術文獻庫藏品的新方式。
- 以文獻庫作為創造性探究(creative inquiry)的平台,鼓勵學生從館藏中尋找與當下生活或自身的聯繫,產生共鳴,啟發創作。
- 透過一系列練習,引導學生逐步由與館藏的共鳴提煉出創作主題,將其轉化為創作靈感,最終轉化為一個藝術創作。
第一部分: 與文獻庫建立個人聯繫
第一個教學環節旨在透過一系列搜索圖像、揀選圖像,以及由圖像聯想主題的練習,令學生熟習文獻庫的搜索功能,和與圖像產生聯繫的方式。學生透過創意和聯想,為圖像賦予新生命。
活動:
1. 教師先向學生簡介亞洲藝術文獻庫,然後播放影片〈活用亞洲藝術文獻庫館藏 〉,說明如何以不同搜索功能在文獻庫館藏中尋找資料。
2. 練習一:老師訂立主題,例如是「身體與律動」或「悲傷或愉悅」,讓學生使用文獻庫的搜尋引擎搜索貼近主題的館藏圖片,熟習搜索功能。在此熱身練習中,每位學生要搜尋三張貼近主題的圖片,再上載到分享文件夾中。學生可以從大家的搜尋結果中觀察同儕對同一主題的不同的見解。
3. 練習二:安排學生二人一組,繼續熟習在文獻庫中尋找資料的方法。在這此練習中,每位學生要自訂主題,在文獻庫館藏中搜尋三張與主題相關的圖像,與同組組員分享。
4. 練習三:在此練習中,教師借用藝術家林穎詩以已故藝術家夏碧泉遺下的檔案啟發個人創作的概念所創作的作品《思考工作室》,引導同學以相似方式,在觀察圖像的過程中產生聯想和聯繫。夏碧泉生前酷愛以相機拍下所見所聞,留下無數相辦(contact sheets);觀者瀏覽相辦時,便能一覽眾多影像紀錄的縮圖。教師可先介紹夏碧泉和他的檔案,並向學生展示夏碧泉的檔案中的相辦 。然後,教師列印出這些相辦,指導學生從中選擇五張自己感興趣或有共鳴的圖像,並寫下與圖像相關的關鍵字,練習與圖像資料建立個人聯繫。
5. 教師介紹創造性探究(creative inquiry)的概念;以及闡述林穎詩如何與「夏碧泉檔案」建立個人聯繫,從而進行創作。
課後習作:鞏固學生在第一部分學到的技巧,為第二部分的練習作鋪墊。
1. 學生模仿夏碧泉的相辦,從文獻庫中選取35-37張具啓發性的圖像,創作屬於自己的相辦。
第三部分:小誌分享
第三個環節旨在讓學生透過同儕反饋,琢磨及修改個人故事。
活動:學生展示並分享他們的小誌,然後互相反饋。
課後習作:學生可根據同儕的評論修改他們的故事。
第四部分:為藝術創作進行資料搜集
在第四部分的課堂中,學生從小誌中的故事的初步構思及主題出發,建立腦圖(mind map)拓展思維,憑藉腦圖中的關鍵字逐步發掘出最終的創作主題。學生透過在文獻庫搜尋關鍵字,將會獲得不同藝術品的資料及素材,作為繼續探索創作的靈感及參考。
活動:
1. 文獻庫同事向學生介紹如何透過搜集資料尋找靈感,以及如何製作主題式研究的腦圖。
2. 學生使用小誌中的故事主題製作腦圖。然後三至四人一組,與組員分享腦圖和小誌,並互相分享對各人主題的理解和詮釋。
3. 文獻庫同事簡介如何搜索文獻庫館藏和書籍。
4. 學生在文獻庫選取一至兩本書作為研究參考。
課後習作:藝術評賞及創作
在此習作中,學生細閱在課堂中獲取的文獻庫藏書或資料,從中選擇與創作主題相關的藝術品,對其進行藝術評賞,並將對作品背景的理解和創作手法的分析轉化到個人藝術創作上。
1. 學生製作簡報,分享在文獻庫的學習旅程,並進行藝術評賞。
2. 學生從藝術評賞中獲取靈感,進行繪畫創作。學生亦可嘗試以其他媒介創作,延續原有的主題,探索繪畫媒介之外的可能性。
以上的步驟是開啓創作的鑰匙以及靈感的來源。教師可以按照教學情況,繼續和學生探索和發展創作的旅程。
老師反思
Every child is an artist. The problem is how to remain an artist once we grow up. - Pablo Picasso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是我們如何在成長後保持孩提時藝術家的心境。」——畢加索
設計課程的時候,我持着擁抱挑戰的態度和實驗精神,希望發掘出中三同學的可能性。在實踐過程中,我一直戰戰兢兢,擔心初中同學能否完成富挑戰性的學習歷程?
以往老師在規劃初中學生的學習內容時,總會給予既定的框架。這次破天荒地在主題研習及媒介探索兩個範疇鬆綁,讓學生天馬行空,從靜態的文獻庫出發,結合想像力及經驗。
是次課程分上、下學期與兩組中三學生進行。上學期的課堂以網課和面授的混合形式進行,其中一節實體課堂是到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我們帶了同學製作的小誌到文獻庫分享,同學在文獻庫圖書館學習並蒐集資料,展開主題探索。一位英文科老師因為對小誌製作感興趣,便隨隊到文獻庫學習。在老師印象中,通常大學生才會在文獻庫蒐集資料,因此覺得同學在初中階段便有這樣的機會,十分幸運。不過,這不是揠苗助長,而是同學透過對文獻庫資料的初步認識,以及蒐集的資料,聯繫感興趣的事情和自身經歷,產生有趣的化學作用。
下學期的時候,我才剛和文獻庫協調好上課日程,就收到教育局因應疫情宣布「提早暑假」的消息,不但打亂我們的步伐,更讓我不得不思考,如何將實體學習轉變為網上版,切合虛擬的學習環境,「如水」(Be water)地調整課程。環境的改變,迫使我們實行了實體版及網上版兩種課程。
環境的不確定促使教學隨機應變,同學的創作亦展示他們獨有的個性特質。這正是我們從事藝術教育者喜見的現象。
學生們分享了他們對「檔案作為創造性探究的平台 」計劃如何啓發他們的創作:
(視頻僅提供英文版本)
上載日期:2022年8月16日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