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徵集:藝術家練習

追踪風景、追溯材料

背景
參考館藏
熱身練習
練習一:閉上眼睛;用聲音閱讀風景
目標
練習二:步行、停頓、取材;以收集材料作為遊戲和教學法
目標
示例
導師須知
kNOw 學校工作坊,Parijat 學院學生作品展示
關於作者

藝術家練習:連繫不同地域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深信藝術家能夠運用創意傳遞我們彼此經歷。計劃經公開的方案徵集,召集亞洲區內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及海外亞裔僑民。參與者從文獻庫的線上館藏取材,融合在地語景和當前教育環境設計教學方案。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連繫館藏,有從個人層面出發,也有由從館藏延伸探討,或在工作坊和教學活動中直接利用特定的檔案材料。儘管練習方案以各藝術家兼教育工作者長期合作的學員及其切身背景構想而成,但它們也可以應用於更廣泛的背景和地點。 

Anga Art Collective 是駐阿薩姆古瓦哈提市的藝術團體,主要通過kNow 學校在當地社群開展教育活動。他們向女性藝術團體Womanifesto在泰國農村進行的學生工作坊取經,探索藝術工作坊與場域物理性質互相調協的奧祕。他們的工作坊為一群在古瓦哈提市近郊帕莫希地區就讀 Parijat學院的學生而設,然而方案亦可廣泛應用於城市和農村環境,讓更多教師和學生深入地了解當下的自然環境和生態議題。


背景


全球疫情突顯了教學法領域中的部分挑戰。在過去二十年間,數碼科技日益主導着人們的生活,群居方式不再是必須。兩者不但互相影響,更令「 以教育凝聚社會」的慣常手法難以實踐。全球疫情故然加速了這些過程,但另一方面,在教育領域和日常生活中使用虛擬空間已是不可逆轉的全球趨勢。疫情之外,氣候快速變化亦不利基建,尤以易受地震洪水等影響的不穩定區域為甚。如此,我們愈來愈需要流動灵活的教育模式。於身處阿薩姆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在面對其熟悉的課堂實踐和結構受不確定因素威脅之際,如何更緊密地結合戶外環境來設計教學實踐,將成為他們的挑戰。

普遍存在的全球不穩令我們審慎地分析自己與周遭環境的交接(或缺乏接觸)。隨着全球疫情放緩,學校重新開放,教師或會考慮與學生進行一些為特定場域而設的教學練習。這些練習旨在刺激學生的感官:鼓勵他們觀察,與周遭環境互動,感知和思考風景,並反思個人與日常遭遇的連繫。


參考館藏


駐泰國的 Womanifesto 擁有一個含大量文件和相片的檔案。導師在這個廣泛收藏的檔案中仔細取材,可就特定場域為學生設計出各種教學練習。駐阿薩姆的 Anga Art Collective 在探索此檔案時,對 2001 年Womanifesto 工作坊期間的學校工作坊(詳見此處)及 2008 年Womanifesto 駐留計劃期間的學生工作坊(詳見此處)尤其感興趣。儘管這些工作坊的主題以區域為本,探索泰國農村地區的物理性質,來自其他區域的從業者和教師仍可挪用其手法,創意地設計出各自的練習。

所需材料包括:A4紙、原子筆、鉛筆、擦膠、樹膠、大頭針、釘書機、針、線及鉸剪。


熱身練習


學生聚集在一個空置房間或空曠地方,圍圈坐下。由輕鬆的閒談開始,問及他們如何度過周末或假期,或閒時喜歡做甚麼。

問及他們喜歡或希望到訪怎樣的地方或風景。給他們舉例,如城市、鄉郊、森林、山川、沙漠、海洋、河流等。鼓勵他們用短短幾句解釋自己的選擇。嘗試了解他們如何想像或閱讀某個風景。

當所有人完成分享想法後,圍繞風景和不同地理展開對話。然後請他們談談自己的家和周遭環境。嘗試了解他們與這些熟悉之地的關係。

圖片:Anga Art Collective帶領的熱身練習。
圖片:Anga Art Collective帶領的熱身練習。

 
練習一:閉上眼睛;用聲音閱讀風景

 

練習可於不同地點進行,也可以在同一地點於一天中不同的時段進行。

某周日晚上,帶學生到附近公園,着他們逗留,選擇合適的位置坐下,閉上眼睛,並密切留意周遭的聲音。有別於一般課堂練習,我們建議你無需設置任何具體的活動目標或時限,以免令學生感到任何壓力。練習結束後,讓學生根據所聽畫下一些東西。

類似的練習可於清晨進行。這一回,讓學生圍圈坐在地上,指示他們閉上眼睛兩分鐘,並記住周遭環境中某種特定的聲音。鼓勵學生一一模仿聲音。各自分享後,請他們同時模仿音效,創造出一個綜合聲景。

鼓勵學生在兩個練習期間寫下他們的觀察;可以是一段簡短的觀察筆記,或者一首能夠反映他們就地經歷和記憶的詩。

導師可參考以下kNOw學校工作坊例子。 

相片:kNOw 學校工作坊期間,於Parijat 學院進行的聲音練習。


目標


我們對某些風景的理解,往往受教科書中經潤飾的圖文所支配。其中聲音的作用經常受忽視或低估。然而,聲音同樣重要和多變。若仔細留意聲景,可以發展出有趣的角度來閱讀某風景。這個練習強調聽覺,同時為我們的風景造像過程帶來新視野。

練習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更加留意聲景,發現周遭環境的聽覺聯繫。

練習展開了人類怎樣改變聲景和受其影響的討論。

導師更能觀察和了解孩童如何感知聲音和及與之共鳴。


練習二:步行、停頓、取材;以收集材料作為遊戲和教學法


練習的第二部分是讓學生與風景互動。聲音練習結束後,着學生在公園慢行,鼓勵他們仔細觀察四周,並記下所看。導師可以向學生提示樹木、東西或其他物事的名稱。學生繼續觀察地方,與之互動,導師可以叫他們收集各自感到有趣的材料和東西。學生可以收集任何東西,包括落葉、樹枝或被人棄置的物品。收集所得會反映出場域的日常生態。

相片:kNOw 學校工作坊期間,與 Parijat 學院學生進行材料收集練習。


目標


練習向學生介紹某地方及其意義。例如,若練習在植物公園進行,導師可以解釋其對環境和生態的重要性,然後介紹自然和非自然元素,並觀察學生的互動。

練習背後更大的目標是,加深我們對人與土地關係的理解,並與地方產生具意義的連結。學生通過步行、停頓和仔細觀察漫遊一個地方,因此對該地有身體力行兼精神性的探索。

練習期間,學生所收集的東西將成為學習的重點。觀察學生如何使用非人類元素來表現一個空間,可能甚為有趣。



示例


Anga Art Collective 在位於古瓦哈提市附近帕莫希地區的Parijat 學院,與一群學生進行了為期四天的 kNOw 學校工作坊。工作坊的目的是,圍繞淡水湖 Deepor Beel作地景研究,重點放在該地作為城市垃圾傾倒場及因各種工業和建築活動而起的生態問題。一組共十三名學生漫遊該地,探索環境聲音和在地材料。練習於淡水湖周圍的三個不同地點進行。 

相片:kNOw 學校工作坊期間,與 Parijat 學院學生進行聲音練習。

相片:kNOw 學校工作坊期間,與 Parijat 學院學生進行材料收集練習。

 

相片:2021 年kNOw 學校工作坊期間,與 Vidya: The Living School 學生進行材料收集練習。


導師須知


練習期間,導師應建議學生妥善保管自己的草圖、筆記和所收集的材料。記錄過程尤其重要。也可鼓勵學生用手機拍照。

練習一旦結束,找教室坐下,與學生反思討論。分享反饋和觀察。

收集所有草圖、筆記、材料和相片打印。邀請學生解說他們的筆記和草圖,問為甚麼他們選擇收集某某東西而非其他?目的是了解學生如何感知風景,以及其感知如何轉化成草圖、筆記和他們所收集的材料。

你們可以編輯草圖和筆記,製作小型手翻書。讓學生參與其中,集思廣益創作出有趣的格式和設計。

將學生在練習期間拍下的相片打印出來,連同他們收集的材料,在一大幅紙張上拼貼展示出來。他們還可以就練習二的筆記製作有關該地的草圖和繪畫。其中的想法是,鼓勵學生就特定場域創作出視覺「製圖」。


kNOw 學校工作坊,Parijat 學院學生作品展示 

 

相片:手翻書和各種材料的展示(風景製圖)
 
相片:展覽當日學生與參觀者互動


關於作者


駐阿薩姆古瓦哈提市的藝術團體Anga Art Collective由一群友伴於2010年成立。其成員大多擁有視覺藝術背景,部分有不同機構背景,並以各種形式參與團體活動。他們創作繪畫、雕塑、攝影、混合媒體、公共藝術、表演藝術和特定場域裝置,並就地方的地理、生態、社會背景和時間元素,實驗不同的創作形式和材料。他們相信跨學科分享知識,樂於與其他藝術家、鄉村社區、生態學家、學者和社運人士就不同事件和語境合作。始自2020年12月的kNOw學校就是其一例子。Anga Art Collective透過kNOw學校計劃,以各種教學練習分享由場域特性出發、以社群為主的共學實踐。

上載日期:2022年9月14日

亞洲藝術文獻庫「學習及參與計劃」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贊助。

 

相關內容

homelist
講座 | 課室以外:關於藝術家練習的討論
活動

講座 | 課室以外:關於藝術家練習的討論

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下午4時15分至5時45分(印度標準時間下午1時45分至3時15分)